看了一個專家學者的數位閱讀大論,講數位閱讀,數位閱讀的定義就花了4頁,有些不悅,也來野人獻曝一番,闡述我對閱讀的幾個小看法
1.
閱讀要當成興趣來培養
回想滑手機、看臉書、Flipboard這時的樂趣及心情就是閱讀最好的氛圍,台灣目前習慣閱讀完用電腦去檢測孩子的學習狀況,根本是抹煞閱讀的樂趣,其實最重要的是導讀,如何引領孩子進入文中去體驗閱讀世界的樂趣,才是重點。理解能力是會隨成長而改變的,閱讀內容可以用課堂的問答來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況或簡要的文字來抒發自己的發現。
2.
數位閱讀不是取代原有的書本閱讀,而是另一種新興的整合性多媒體閱讀,特性不同,享受的樂趣也不同。
數位閱讀;整合性、多元性、延伸性、方便性 具備能力:摘要、搜尋、互動、理解
紙本閱讀:專注性、簡易性,還多了一份書香的味道 具備能力:理解
依發展看來,雜誌應該是首先會數位化,而創造出不同閱讀模式的先鋒,因為有商業即時及週期的需求,再加上整合多媒體的資源,前景可期。
對於年紀尚小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做數位閱讀如果沒有人引導,很容易失焦,或模糊焦點,更麻煩的是傷眼......
3.
用翻書本的方式去規劃數位閱讀的模式是錯誤的,應該根據媒體特色的不同,來賦予新媒體的價值
原EPUB(Electronic Publication的縮寫,電子出版)是一種電子圖書標準,對於一般的使用者而言,吸引力是不夠的,既聞不到書香,也不太感受不到使用的方便性或豐富性,還記得早期電子書包將課本掃描成圖檔,讓小朋友翻書來看,然後說可以劃線,這就是在思維上的僵化,還不如一張用WORD標出學習資源媒體連結的表單,讓學生點選來補充學習,至於筆記直接記在課本上,不是簡單又方便,沒必要複雜化。
4.
圖書館的數位化應該先做
理由很簡單,便利而又豐富,具有吸引力,想想看如果能夠透過網際網路,能有整個圖書館的典藏,隨時能下載印出你想要的資料,隨時可以閱讀想看的期刊及文章,而且都是經篩選過的資源,不需在漫漫網海中搜尋,因為人性需求而建設,這在數位化閱讀才是一個重大的里程碑。
5.
數位閱讀的核心是學習的人
數位學習最重要的特色,是讓學習者可以以自己為中心,依自己的需求、時程、資源去建構自己學習領域,一致性的教材,這種想法就跟原先整點播出的第四台 VS MOD,這就是數位帶來的方便性即變革性,讓每個人可以做自己閱讀的主人.....
拉拉雜雜想到這邊....還要再系統整理一下(待補)